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更新时间: 2021-11-25 16:04   来源: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海口市琼山区城市管理局  作者:琼山区  阅读次数:

琼山区综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四个五2021—2025年)

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海口市琼山区城市管理局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分析 3

第一节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3

第二节执法模式不断优化 4

第三节城市景观和违建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4

    第四节 市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5

第二章总体思路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基本原则 6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行政 6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6

三、坚持创新发展,先行先试 7

四、坚持精细规范,注重执法品质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7

一、总体目标 7

二、具体目标 8

第三章发展任务 9

第一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体制创新 9

一、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9

二、理顺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 10

三、强化综合行政执法考评督办和效能监察 10

四、建立“疏导+执法”市容秩序管控新模式…………………10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准军事化”综合执法队伍 11

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单位标准化建设 10

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建设 11

三、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信息智慧化建设 12

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准军事化建设 12

提升综合行政执法监管水平 13

依法治理违法建设 14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15

第四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节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15

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16

一、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6

二、建立分局、镇街机动巡查监督队伍 17

三、加强部门协调协作机制 17

第三节资金投入保障 18

第四节  加强组织队伍保障 19

第五节    社会支撑保障 19

第四节加强组织队伍保障 19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9

二、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 19

第五节社会支撑保障 20

一、探索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20

二、打造城市管理智库 20

三、 加强宣传舆情引导……………………………………… 20

前言

“十三五”期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4·13”重要讲话和中央 12 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治理成效初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极大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琼山市民生活得更舒心更便利更安全。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海口是全国部门跨度最大、领域覆盖最广、整合力量最多的省会城市,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适合自由贸易港发展需要的综合执法体系初步形成,有力促进琼山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建设“美丽琼山”提供了坚强保障。

综合行政执法是市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编制《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城市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加快打造具体琼山特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城市治理理念,贯彻实施《海口市琼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 年)》,明确 2021—2025 五年全区综合执法工作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完善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构建职责明确、集约高效、运作协调、规范有序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是琼山区“十四五”时期综合行政执法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我局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执法方式,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过努力,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容环境、队伍建设、依法行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节 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2019年3月27日,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举行揭牌仪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挂牌,标志着琼山区综合执法机构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2019年6月初,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海口市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改革人员竞岗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事业编执法队员的竞岗工作,顺利完成了2019年机构改革工作。2020年10月,我局根据省市区有关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完成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成立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建设立农林、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卫生健康、自然资源、住建规划、市容秩序、巡查机动等8个执法大队,均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隶属于海口市琼山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调整为隶属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为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各单位已按照市、区“六定”方案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节 执法模式不断优化

我分局进一步创新完善“N+执法”工作模式。第一,创新完善“科技+执法”。我分局通过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和隔空喊话劝导非法捕鱼、违规垂钓行为,极大提高了巡查管控面积和执法效率,缓解了执法人员压力。第二,创新完善“媒体+执法”。进一步推进“媒体+执法”工作模式,联合各主流新闻媒体及街道办、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组建新闻报道联合执法队,让镜头穿梭海口大街小巷,直击镜头下的不文明行为,及与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格格不入的乱象,这些乱象一旦被摄像机镜头拍下,执法人员立即处罚,执法现场在海口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节目中滚动播出,起到宣传普法和舆论、群众监督的作用。

第三节 城市景观和违建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拆、改、建相结合的原则,“十三五”以来,共拆除违规广告招牌2168宗,共计84891.71㎡;查处乱发“小广告”856宗、暂扣353宗、暂扣5338张。 同时,我局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打击“两违”的工作部署,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攻关行动,共拆除违法建筑约3031余宗。

第四节  市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采取强化巡查、交叉执法等措施,集中整治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响强烈的占道(出店)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门前三包”乱象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防死守规范整治后空间,确保实现“动态清零”,“十三五”以来,累计整治门前三包205931宗,其中教育145918宗、处罚60013宗,罚款9538698元;以12345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为载体,对各类信访、投诉案件及时接处,共处理各类办件90万余宗,其中,12345转办件共11万余宗,各类网络系统办76万余宗,数字中心投诉电话接到各类办件3万余宗。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中央12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部署精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的发展思想,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城市治理理念,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以综合执法和智慧市政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利用技术优势和平台效应,向科学要执法效率,推进综合执法向智能化发展,努力构建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行政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上下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职责,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解决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长效机制。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公众的根本利益需求作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管理+发展”“执法+服务”的理念,让综合执法融入和助力城市发展,让公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吸收借鉴先进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经验和做法,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率,不断满足市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三、坚持创新发展,先行先试

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发展贯穿到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的整个过程,勇于改革创新,找准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的突破口,找准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的着力点,大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为琼山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精细规范,注重执法品质

按照精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要求,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优化流程、智能管理,以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推动城市管理过程、手段、方法精细化。加强执法工作,强化农林、自然资源、市容秩序、住建规划、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七大领域综合执法工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琼山区“十三五”综合执法成果基础上,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城市市容景观品质有较大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确定了“依法、规范、高效、廉洁”的理念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目标;让全体执法人员喊响“海口兴盛,我的责任;琼山兴盛,我的使命”的口号;塑造一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准军事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二、具体目标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迈出新步伐。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队伍设置。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教育,促进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运行顺畅,综合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之间信息互通互联,构建职责明确、集约高效、运作协调、规范有序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进入新阶段。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信息化监管模式得到全面提升,执法手段实现创新。建设升级,将实现网格管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督、全社会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打通审批、监管和执法信息互通渠道,为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管提供智能辅助平台。完成智慧市政、智慧停车、智慧街面管控、智慧亮灯等应用项目建设,助力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燃气安全监管、渣土车运输和“门前三包”等城市管理难点痛点问题。

——法制监督和规范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执法公示制度、听证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提高执法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行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对城管执法中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重大项目的运作、大额资金的使用和城管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促进勤政廉洁高效行政。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健全信访举报制度,认真办好建议(提案),加强效能建设。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宣教网络体系,继续加强与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互动,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事物,通过自身的实际工作绩效和广泛宣传发动,促使执法宣传工作呈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的特点,打破社会各界对执法部门的“角色锁定”或思维定式,让群众熟悉城管工作,理解、支持和参与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构建服务群众的平台;践行网络服务,认真对待网站上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及时控制网上不良舆情苗头;开展网络问计,加强网络舆情民意研判,真正实现群众“问事于政府”与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  发展任务

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体制创新

(一)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队伍设置,尽快出台职能划转配套文件,厘清综合执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镇街的职责边界,科学合理划分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事权。协助镇街综合执法机构明确具体执法依据和执法流程,统一执法尺度;加强对镇街综合执法队伍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镇街法律顾问的作用,并建议在镇街设置专门的行政执法审查岗位,承担法制审核工作。2025年底,构建职责明确、集约高效、运作协调、规范有序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为海口推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坚实的执法体制机制保障。

(二)理顺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一是理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和执法协作等制度。二是理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协作机制,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人民法院的信息互通、办案指导、快审快结、快速执行等制度,有效破解综合行政执法中的立案难、执行难等执法难题。三是理顺综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机制,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三)强化综合行政执法考评督办和效能监察。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属地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纠错问责机制,畅通管理相对人监督渠道和行政复议渠道。建立健全督办与督察、督察与监察工作的衔接机制,形成考评、督办、整改、反馈的运行机制。

(四)建立“疏导+执法”市容秩序管控新模式。本着“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的工作原则,在建成区范围内逐步探索建立固定区域定时经营的便民疏导点,加强入驻疏导点流动商贩的管理,通过逐个宣传,督促其做到规范摆卖,并严格落实摊位“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好自家门前一亩三分地,为疏导点的正常运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二、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准军事化”综合执法队伍

(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单位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市综合执法局的标准建设,2021年底全市综合执法队伍执法实现执法标识标志、执法文书、执法程序、执法车辆、执法服装的“五统一”。综合执法队员制式服装按照国家财政部、司法局《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及标志式样》配置;辅助执法人员制式服装按照市级规定服装和标志标识式样配置;执法办公场所外观及标志标识按照《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视觉识别VI系统》建设;执法案卷文书按照全市统一执法文书范本实施。2025年完成全部综合执法单位的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建设。完善装备设备配置及使用规范,内务管理规范、执法语言规范,执法行为规范,勤务巡查规范、案件办理规范、全过程记录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执法公示规范、执法罚没管理规范,执法督查规范,律师驻队规范,执法培训规范等。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协管人员招聘、培训、管理、奖惩、退出等制度,逐步减少执法协管人员比例。同时,进一步创新完善“律师+执法工作模式利用律师驻局办公的方式,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法律法规培训,对每宗案件进行专业法核把关,对重大案件全程参与,有效解决当前部分案件程序不合法等突出问题,有限推进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三)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信息智慧化建设。打通审批、监管和执法信息互通渠道,建立综合行政执法知识库,建设移动执法系统,拓展协同执法、执法监督等功能,为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管提供智能辅助平台。运用物联感知、卫星定位和视频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助力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燃气安全监管、渣土车运输和“门前三包”等城市管理难点痛点问题。共享视频资源,运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辅助城市管理多发问题的及时发现,建设数据深度挖掘分析、预测预警系统,为加强常态化监管和多部门协同联动提供高效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

(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准军事化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工作有力的准军事化综合执法队伍,使全区综合执法工作更能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区中心工作、服务民生三个重点,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按照准军事化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实现队伍规范化管理。二是推进执法文明化。采取参观考察与封闭式集训相结合,邀请专家授课与组织个案分析会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组织学习准军事化管理要求、法律业务知识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并通过统一考试,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促使全体干部队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队伍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廉政自律意识。三是推进行动军事化。树立综合执法“一盘棋”的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区委、区政府及市综合执法局的各项工作安排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分局作为统一指挥、调度全区综合执法队伍的机关,下达的各项工作指令,局属各大队、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并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同时,日常执法检查过程中,做到着装规范整齐,文明执法,展现综合执法队伍纪律严明、执法文明的形象。

、提升综合行政执法监管水平

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编制完成的基础上,对各执法权项执法对象底数组织清点、列单,实时录入综合执法和智慧市政信息化平台并定期更新。清晰告知执法对象应遵守的事项,增强执法对象的自查自纠意识;更新执法理念,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执法手段,引导执法对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信用体系,推进信用分类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依据信用等级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提高精准监管执法效能,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建立监管清单。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如制定不予处罚清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清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清单等。在市容环境监管工作推行“承诺+执法”模式。在整治沿街固定商铺、摊点占道(出店)经营等执法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主动亮证,指出当事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采取签订承诺书的方式,减少执法人员与群众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对签订了承诺书后不落实整改的坚决处罚,通过严管重罚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

四、依法治理违法建设

强化对各镇街治理违法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加大问责力度,建立治理违法建设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审查移送机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有效处置治理违法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法惩处违法当事人。深入开展“两违”整治,以“零容忍”态度严控新增违建,坚决贯彻执行“八不准”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源头严防、露头就打”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自然村(村民小组)巡查和防控违法建筑网格化管理制度,压实镇(街)、村(居)党政主要领导的防控责任,全力防控新增违建。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动态监测”手段对违法建设进行常态化核查和动态监控。从2021年开始,每年对全区重点地区进行监控飞行,做到固化新增违法建设查处成果,并逐年加大飞行监控面积和力度,通过监控比对违法建设。到 2025年,实现无人机监控常态化,无人机监控面积覆盖率不小于全区行政区范围的95%,有效治理新增违法建设。

五、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各执法领域督查工作,健全执法督查工作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推行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执法责任体系和奖惩分明的执法评价体系。建立领导干部违法干预执法活动和插手具体违法案件查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防止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加强专项执法检查,改进检查方式,加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强执法普法宣传,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落实执法考核和案件审查等行政执法监督职能,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组织执法单位互查等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十四五”规划第一年作为建章立制年,制定出台《海口市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协管员招聘办法》,统一全区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协管员的招录条件和标准,把好人员“入口关”,确保招录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出台《海口市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年度考核暂行办法》《海口市琼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等队伍管理制度,把在编人员的年终绩效和协管员的年底奖金结合个人年终考核结果,分等次进行发放,打破传统的“大锅饭”的格局,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作用,充分调动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也确保管得住;制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区级执法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制定局党组会、局务会、局领导专题会等议事规则,通过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队伍执法行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根据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分层开展法规业务培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加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在执法过程中,强化卷宗质量管理,从立案开始每一环节都落实责任,局法制办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每份案件执法依据准确,办案程序合法;利用律师驻局办公的方式,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法律法规培训,对每宗案件进行专业法核把关,对重大案件全程参与,有效解决当前部分案件程序不合法等突出问题,有效推进分局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第二节 加强体制机制保

        一、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持续深化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结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实施意见及琼山区实际,从体制、机制、人员等方面着手,明确分局、镇(街道)行政执法职责边界,厘清综合执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的监管职能,完善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建立执法大队和镇街执法中队协同处置工作网络,着力解决权责交叉、相互推诿、管理缺位的问题。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市、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关精神,突出区政府城市管理主导地位,明确街镇城市管理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城市管理服务基础,建立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网络。加快推进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科学设置机构,解决局属各内设机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加快构建职责明确、集约高效、运作协调、规范有序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二、建立分局、镇街两级机动巡查监督队伍

分局负责对辖区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核查核实、监督信息采集工作。镇街中队机动巡查人员与社区网格巡查员相互协同,进行城市管理问题信息采集,主动发现上报城市管理案件,加强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实现与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高主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开展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星级中队”、精细化城市管理示范街道创建活动,重点培育示范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推进各镇街数字城管建设。

三、加强部门协调协作机制

加强农林、自然资源、市容秩序、住建规划、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七大领域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厘清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界限。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在专项检查、行业整治、受理举报投诉中,发现行政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采取依法制止、及时纠正、督促整改等措施,防止危害后果扩大;发现涉嫌行政违法行为,依法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按程序移送综合执法部门查处。加强公安与综合执法的执法协同,有效解决暴力抗法等突出矛盾,研究建立综合执法案件受理、审理“绿色通道”,快速审理与执行。

第三节 资金投入保障

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在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事权与财权,健全责任明确、分类负担、财政保障的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并将综合行政执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十四五”期间,分局、镇(街道)按照全区行政执法“规范化、智慧化、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加快分局及其各专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的办公用房、技术用房的标准化建设,建设资金由区、镇(街道)两级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建设。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区财政统筹使用有关资金,增加对综合行政执法的装备设备、信息化建设、检测鉴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分局根据不断提高的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的标准,在加大自身投入的基础上,落实好与区级投入相匹配的资金。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节 加强组织队伍保障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人有精神、事有规范、权有约束、责有担当”的综合执法的人才队伍。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优化人才结构、丰富人才层次、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现有编制,实行引进人才挂职或人才孵化的模式储备人才。公开选调(聘)一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公开招录(招聘)专业型人才,吸收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执法专门人才,与知名高校和专业机构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工作实践、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二、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

坚持大规模、全覆盖、全员轮训干部,树立综合执法干部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培训理念。全面构建学习型综合执法队伍的科学教育体系,坚持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邀请全国各地优秀综合执法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学习网络,将历次组织培训班老师讲课课程纳入系统,营造主动学习、积极参训、终身培训的大培训氛围,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依法履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综合执法队伍,促进琼山区综合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节社会支撑保障

       一、探索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常态沟通,建立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效率,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公众积极参与优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探索建立建设项目公示、协议和听证制度,鼓励社会和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前期和建设各阶段的协商论证;建立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与监督作用,建立公众反馈意见的执行监督制度,提高社会的监督意识和监督效率。

二、打造城市管理智库

充分发挥辖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课题研究,重点在综合执法改革、制度集成创新、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流动商贩综合治理、违法建设治理、燃气管理服务、市容景观整治、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建立完善常态重大课题协同攻关及调研制度及理论辅导制度、重大决策事项意见征询及专家论证制度,为我区的综合执法工作提供“外脑”支持和理论支撑。

三、加强宣传舆情引导

完善加强与现有媒体的沟通合作,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力量,进一步加大宣传深度和广度,大力宣传琼山区综合执法队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业绩,树立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深入做好综合执法相关议题的宣传,提高市民群众对综合执法的了解程度、支持程度,形成有利于综合执法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快建立危机公关机制,面对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的事件,建立理性而有效的应对机制;面对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暴力抗法、管理危机等事件,提高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引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录入者: 琼山区 ]

主办: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884012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70001
琼ICP备19003581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115号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